目录第一次提出课程的是谁 中国第一个提出课程 第一个提出隐性课程 我国第一个提出课程的人
第一次提出课程的是谁
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孔安之子、孔硕之孙、孔霸的第19世孙、孔延年的第20世孙、孔子的第31世孙。唐朝经学家。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毁稿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生有三子,分别是孔志玄、孔志约、孔志亮。孔颖达所疏或正义的经书包括《周易》枯余念、《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等。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孔颖达的《诗经·小雅·小弁 》中“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没困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中国第一个提出课程
在西方教育史上,指肆态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斯宾塞唯源。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雹虚价值》(1859)一文中。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ofstudy),简称学程。
第一个提出隐性课程
课程即学习经验的观点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的。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如果说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
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约翰·杜威在学术生涯中,曾先后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芝加颂团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期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杜威一生推基雹崇民主制度,强调科学和民主的互补性,民主思想是他众多著作搏樱帆的主题。
与此同时,他也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者之一。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他还创立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University of Chicago Laboratory Schools)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其太太担任学校校长。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
也曾到访中国,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培养了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将杜威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0名。
我国第一个提出课程的人
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咐告想的是: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活动课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设置的显性课程。活动课程档简庆特别重视让学行握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已亲身实践、体验和感受获得经验性的知识。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活动思想课程的优点:
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
第三,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