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
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
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历来众说纷纭。
以下52个成语均出自《道德经》,或许能够带我们,管窥老子思想的魅力!
朴陋 [pǔ lòu]朴素简陋:陈设~。淳朴 [chún pǔ]诚实朴素:外貌~。民情~。也作纯朴。蠢朴 [chǔn pǔ]戆直质朴。材朴 [cái pǔ]1.见“材朴”。厚朴 [hòu pò]落叶乔木。叶密集于小枝顶端,花单生枝顶。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刊字成语。”
3、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4、和光同尘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5、天地不仁
【解释】: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6、天长地久
【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葛字成语。
【出自】: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述字成语,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7、上善若水
【解释】: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金玉满堂
【解释】: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9、功成身退
【解释】: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朴字成语有 :见素抱朴、返朴还淳、朴斫之材、艰苦朴素、抱朴寡欲、素车朴马、朴讷诚笃、朴实无华、无名之朴、直朴无华、抱朴含真、斫雕为朴、浇淳散朴
【出自】: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0、目迷五色
【解释】: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11、宠辱若惊
【解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2、视而不见
华朴巧拙(huá pǔ qiǎo zhuō )华丽、朴实、奇巧、古拙。指各种不同的文风。憨头憨脑(hān tóu hān nǎo )指纯真朴实或笨拙的样子 朴讷诚笃(pǔ nè chéng dǔ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13、听而不闻
【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朴的成语有哪些 :见素抱朴、返朴还淳、朴斫之材、艰苦朴素、抱朴寡欲、素车朴马、朴讷诚笃、朴实无华、无名之朴、直朴无华、抱朴含真、斫雕为朴、浇淳散朴
14、涣然冰释
【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15、虚怀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贾字成语,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6、绝圣弃智
【解释】: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出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某字成语。”
17、少私寡欲
【解释】:减少私欲之意。
【出自】: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相差无几
【解释】: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自】: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登春台
【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自】: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20、飘风骤雨
【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自】: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余食赘行
【解释】: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22、天大地大
【解释】:形容极大。
【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自】: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知白守黑
【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限字成语。
【出自】: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5、去甚去泰
第一个字是以“朴”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朴斫之材——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朴实无华——质朴实在而不浮华。朴讷诚笃——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朴斫之材: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朴素无华: 俭朴、不浮华。朴实无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朴讷诚笃: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朴斲之材:
26、天道好还
【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7、佳兵不祥
【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自】: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知止不殆
【解释】: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自】: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
29、自知之明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淡而无味
【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
31、将夺固与
【解释】: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自】: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2、无中生有
【解释】: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抱朴含真【bào pǔ hán zhēn】: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 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出自】: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若存若亡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衰字成语,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4、大器晚成
【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大音希声
【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6、知足不辱
【解释】: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7、大巧若拙
【解释】: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
【出自】: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8、知足常乐
【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出自】: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9、出生入死
【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自】: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0、祸福相依
【解释】:是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朴字能组什么成语。
【出自】: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42、以德报怨
【解释】: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3、轻诺寡信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自】: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慎终如始
【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自】: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6、俭故能广
【解释】: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方可广博,俭,同“简”。
【出自】: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7、寸进尺退
【解释】: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48、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4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释】: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出自】: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0、小国寡民
【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1、鸡犬相闻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2、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朴的成语有:朴实无华[ pǔ shí wú huá ]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艰苦朴素[ jiān kǔ pǔ sù ] :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返朴归真[ fǎn pǔ guī zhēn ]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