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教育名言,最早出自教育家陈鹤琴之口,之后反复被一些教育专家和学校领导挂在口头上。
14、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15、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
陈鹤琴是谁?
1、一颗无畏的心往往能帮助一个人避免灾难。2、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3、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4、“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
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早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之后留美5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回国,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后来在东南大学任教授和教务主任,之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1979 年后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如果让老师投票是否同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估计99%的老师都会投反对票。
一个教育理论,如果被普遍反对,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这个理论自身有问题;一个是这个理论被误解,或者民众的意识跟不上专家的理念,陈鹤琴关于教师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应该属于后者。
卢梭: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陈鹤琴: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
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 蔡元培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陈鹤琴 中国人害怕权威,却不服从权威。
—--陈鹤琴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优秀父母。
一、这句话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但是不能去绑架别人!
32.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33.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陈鹤琴老先生在早年教学时,写出来自我鞭策的一句话。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崇高的追求,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拿来自勉,督促自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陈鹤琴的家园共育名句,要求自己要因材施教。
但是,这句话之所以令人厌恶,是因为有些领导用来要求老师,绑架老师!这很明显否认了老师的能力和作用,不管老师做了多少工作,只要有一个学生不好,陈鹤琴关于幼儿的名言名句,都可以否定这个老师,这是很令人沮丧的事情。
55、读书,这个咱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56、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 57、阅读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
这样的领导,往往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如果老师反过来问”没有管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领导“,他会是什么感受呢?
7、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 8、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二、这句话针对的对象,是儿童!
33.人类的动作十分之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陈鹤琴 34。
很多老师抱怨专家高高在上的指挥老师,而没有深入一线了解老师的难处,陈鹤琴关于自理能力的名言。比如某乡镇中学,一个班级90%以上的学生都不学习,上课睡觉,老师非常无奈,也没有办法。如果他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肯定会痛骂这位专家的,陈鹤琴格言警句。
但是,陈鹤琴先生是儿童教育专家,他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儿童有很强的可塑性,老师绝不能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老师如果能用这句话严格要求自己,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
但是,如果到了中学,很多学生都已经定型了,这个时候老师的教育作用在减少,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在增加,如果用这句话来要求老师,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好”和“会”的标准是什么?
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可以教出北大清华的学生,也可能会带出高考落榜的学生,如果给他一个品质和学习都很差的学生,他可能直接就给劝退了。那么,这个老师属于”会教“还是”不会教“的老师呢?
有的学生,对于老师非常感激,多年之后都会记得某位老师对他的教导,而这个学生,陈鹤琴教育名言50句,往往是当年非常调皮的学生,有可能是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们不恨老师,是因为老师没有放弃他们,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的鼓励。而这个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名言。
同样的,如果按照成绩来评价学生“好不好”,那么没有哪个老师敢说自己“会不会教”,而真正会教的老师,应该是“因材施教”,这个学生适合做什么,就引导这个学生去更好的发展,让他体验成功,找到自信。
●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陈鹤琴 ●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陈鹤琴 拓展。
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但是在老师的教育下,这个学生的性格很好,人品很正,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所以,这句话如果是老师用来自勉,就永远不会过时,你觉着呢?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