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元稹 怎么读?元稹读:[yuán zhěn],声母是y和zh,韵母是uan和en。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少有才名。那么,诗人元稹 怎么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元稹的稹怎么读
元(yuan二声)稹(zhen三声)
稹
(草木)丛生
古通“缜”,细密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蔽衫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宏蠢腔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档启《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元稹的拼音
元稹的读音: yuán zhěn。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岁饥侍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乎吵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肢稿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元稹代表作
元稹的拼音:[yuán zhěn]
元慎辩稹(公元779年至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族裂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兆孝闭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唐代诗人元什么怎么读
稹:读音[ zhěn ]
部首:禾笔画:15五行:金五笔:TFHW
稹的解释: 形 (形声。从禾,真声。本义:草禾丛生) 同本义〖luxuriant〗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毛传:“苞,稹。”郭璞注:“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 通“缜”。细密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周礼·考工记》。郑玄注:“稹,致也。”
康熙字典
稹【午集下】【禾部】康熙笔画:15画部外笔画:10画
《唐韵》《韵会》之忍切《集韵》《正韵》止忍切,音轸。丛致也。
又聚物也。《尔雅·释言》苞稹也。《疏》物丛生曰苞。齐人名曰稹。郭璞曰:今人呼丛致者为稹。《郭璞·江赋》橉杞稹薄键段。《注》稹,稠穊也。
又《广韵》侧邻切《集韵》之人切,音眞。义同。
又音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隂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隂也者蔽或,疏理而柔。《注》阳木文理致而坚。郑司农云:稹,读为奠祭之奠。
又《集韵》亭年切,音田。木稿并誉根相迫也。与槇同。
又眠切,音边。篱上豆。与同。
元稹简介
元稹简介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元稹元稹怎么读
yuán zhěn (元稹)
这是伍败脊元稹悼念他亡妻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全诗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沧海,大海浩瀚无边巫山,在四川,云彩诡谲多变,楚襄王有巫山云雨之传说看了沧海枯培的水,看其他地方的水再也不像水了,看过巫山的云,再看腔渗其他地方的云,也不再像云了。
以上就是诗人元稹 怎么读的全部内容,元稹的拼音:[yuán zhěn]元稹(公元779年至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