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在9月10日这一天。此前据媒体报道,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两个节日出现在同一天,这种“巧合”本世纪仅有三次,实属罕见。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艳介绍,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家庭团聚,以及提倡人际交往等。不为人知的是,它也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中秋节时也有很多美食可供品尝: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此外还有一些应时的瓜果,也是人们的心头好。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重九”。5、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
传统节日的由来,往往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郑艳说,目前学者们对中秋节的起源与形成有着各种的见解。
总结来看,中秋节与旧时人们对于月亮持续的重点关注有关,秋天的中国传统节日,而对于月亮的这种关注则来自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中秋节祭月、拜月的习俗一说与秋祀有关,即秋季谷物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而中秋节祭月活动是秋报的遗俗;一说与福寿延绵和多子多孙的诉求有关。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它与秋分节气有啥关系?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
中秋是秋天的节日,很多习俗都与秋季的时令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秋分。
在一年的农事活动中,秋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从历史来看,承担“秋报”功能的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郑艳表示,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但是一般认为,关于秋天的思维导图,祭月时会期待比较圆满的月亮,而秋分的日期每年都不相同,不一定有圆月,所以逐渐将祭月的时间固定在八月十五。
这个节日何时确定?
7月份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7月1日:国际建筑日(1985)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郑艳说,大概说来,古代二、八月的春、秋分迎暑寒之气,因而祭日月成为岁时礼仪传之久远。
隋唐以来,中秋赏月玩月成为文人时尚,属于秋天的节日有哪些。宋代,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形成,中秋成为世俗欢愉的节日。
明清之后,以赏月为中心的文人风尚减弱,普通民众的功利性愿望以及世俗情感成为中心,中秋也成为民众时间生活中的重要节点。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有多浪漫?
中秋节是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节日。
郑艳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是光明、温柔的象征。静谧的秋夜,望月而立,与月对话,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资料图:大月饼色彩斑斓。 王中举 摄
秋天可以理解为8、9、10月 8月 August 八一建军节[08/01]*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9月 September 劳动节 [09.01] 国际扫盲日[09/08] *教师节 [09。
朗朗星月夜,望之生情,又有闲趣,下笔生风或是互相和韵一番,更能增添中秋夜的滋味,比如李白与月同歌舞,有月亮、有美酒、有才情,自是人间好风光。
这些传说与中秋有关?
实际上,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带有很多奇妙色彩,比如拜月之俗,秋天的节日介绍,据说起源于一个月光可为“照美镜”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节日。
11月25日 感恩节 11月25日 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11月29日 国际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当然,农历秋天的节日有:七月初七七夕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还有节气中比较重要有立秋、秋分、霜降。
此外,有说法称,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故事很美,愿望也美。
月饼有啥小故事?
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
据学者考证,月饼约产生在明代。郑艳解释,宋代文献中虽提到“月饼”之类,但不是中秋节所特有,自然界什么能代表秋天到了,直到明代文献出现了关于中秋月饼的大量记载。
比如,据沈榜《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记载,明代无论士绅官宦,还是庶民百姓,在八月都要做面饼相互赠送,饼大小不等,叫做月饼。
资料图:新鲜出炉的月饼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王昊阳 摄
再有,市面店铺的月饼用果仁、果脯做馅,形状多样,有的一块就值几百钱,可知此时的月饼为在八月里为中秋节特制的,成为各家送人的礼品。
后来,月饼又有了南北之分,据《北平岁时志》记载,京城内广东店、苏州店卖南式月饼,满洲饽饽铺卖北式月饼。
1、中国传统的秋天节日主要有: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阳历的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
中秋还有哪些应景美食?
包括月饼在内,中秋时应景的美食其实不算少。
如前所言,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主要以应时的瓜果(比如西瓜、苹果等)为主,秋天的标志性物品。
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中秋食俗传承至今。郑艳举例,比如山东即墨吃“麦箭”,这是一种用白面摊成的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
古人如何过中秋?
秋天的节日主要有:一,七夕节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是乞巧,为什么叫乞巧节,因为秋天来了,天气冷了,女人要织布准备冬衣了。七月是女人织布的时节,是女红开始的时候,所以女人要先乞巧,希望自己心灵手巧。
赏月、吃月饼……中秋节的很多习俗温馨又富有人情味。
宋朝的中秋节是一个世俗狂欢的节日。往往八月十五还没到,街上许多店铺开始售卖新酿的美酒,人们争相登楼赏月,酌酒高歌。
秋天的节日有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七夕节、建军节等。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
郑艳提到,中秋习俗主要包括祭月、拜月等与月亮有关的信仰习俗,也有赏月、玩月等娱乐习俗,再有就是互赠月饼、瓜果等礼物以及合家团圆的习俗,关于秋天的歌曲 儿歌。
古人过中秋基本上就包括如上内容,即中秋前后互赠月饼等礼物,中秋夜合家团圆,一起赏月、走月。
此外,中秋节放假自古有之。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中秋放假一天,以后朝代大多沿袭。
中秋节为何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家庭团聚,以及提倡人际交往等。其中,家庭团聚与人际交往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所以中秋节又名“团圆节”。
过节时,人们互赠月饼、瓜果等,象征着亲友间美好的祝愿,扩大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情感联系。文人雅士则善以诗词为馈赠表达祝福或是怀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