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桑榆晚诗句,莫道桑榆晚可以表达爱意吗

桑榆晚诗句?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3.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晚景。——姚燧《醉高歌·感怀》4.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那么,桑榆晚诗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人的雅称 桑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其中的“为霞”指的是太阳落山时留下的余晖,比喻晚年时的光彩和魅力。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以为太阳已经落山,晚霞仍然可以照亮整个天空,也就是说,即使已经进入晚年,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和魅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莫道桑榆晚的全诗

莫道桑榆晚全诗

酬乐天咏老见示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注释

酬乐天:作诗酬答白居易。

顾:念,指考虑。

怜:怜惜,爱惜。

带:腰带。

频减:多次缩紧。

冠:帽子。

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谙:熟悉。

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语出陆机《叹逝赋》:悲夫,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女生突然发说说莫道桑榆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酬乐天咏志见示》,意思是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滕王阁序》,意思是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满天的红霞依然很瑰丽。“为”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没有实际的意思,“霞”,晚霞。

莫道桑榆晚全诗译文

全诗: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创作背景:

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但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赏析: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

以上就是桑榆晚诗句的全部内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酬乐天咏志见示》,意思是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滕王阁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