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朋友圈解释

中药名字大全带拼音,常用药名称拼音

目录
  • 常用药名称拼音
  • 中药名称拼音大全表
  • 中药名按首字母排序
  • 常见中药读音一览表
  • 5000个中药名带拼音

  • 常用药名称拼音

    中药名称都给你了,喜欢哪个,你就用哪个。。。

    一、解表药

    品名别名

    麻黄 西麻黄,草麻黄、木麻黄、龙沙,狗骨

    桂枝 川桂枝,桂枝尖、桂枝木、桂木、柳桂

    生姜 姜

    羌活 川羌活,西羌活、羌青、黑药

    荆芥 荆芥穗,芥穗、假苏,四棱杆蒿

    葱白 葱茎白,葱白头

    防风 风肉、屏风、铜芸、百枝、水风,苏风

    辛夷 辛夷花,木笔花,迎春,辛矧、春花

    细辛 北细辛,辽细辛,小辛,独叶草,山人参

    藁本 西芎,地新、香藁本

    白芷 芳芷、川白芷,泽芳,香白芷

    香薷 香菇,细香薷,香菜,西香薷

    紫苏叶 苏叶,红紫苏

    紫苏梗 苏梗,紫苏杆

    胡荽 胡菜,芫菜、满天星

    牛蒡子 大力子、鼠粘子、牛子、恶实,大牛子、黑风子

    薄荷 苏薄荷,鸡苏、升阳菜、夜息香,卜荷、南薄荷

    桑叶 冬桑叶、霜桑叶,双叶,铁扇子

    菊花 川菊,怀菊,甘菊,金菊,药菊

    葛根 甘葛、粉葛、葛麻茹,葛子根

    升麻 绿升麻,黑升麻,空升麻、周麻

    柴胡 茈胡、茹草、柴草

    蝉蜕 蝉衣,枯蝉,虫退,蝉壳

    蔓荆子 万京子,荆子、万金子、蔓青子

    浮萍 水萍,浮萍草、田萍,水白、水藓、水帘

    二、清热药

    品名 处方别名

    石膏 石羔、软石膏,细石,白虎,冰石

    栀子 山枝,枝子、红栀子、栀子仁、苏栀子,江栀子

    知母 知母肉,肥知母、连母、穿地龙、芪母,苦心

    芦根 苇根,芦通、顺江龙,甜根子,芦茅根

    夏枯草 夏枯球、夏枯花、乃东、棒槌草,铁色草

    淡竹叶 竹叶门冬青,迷身草、淡竹米,竹叶麦冬

    鸭跖草 鸡舌草,耳环草,水竹子、竹叶水草,竹叶菜,蓝花草

    寒水石 凝水石,白水石

    天花粉 花粉,瓜蒌根,栝楼根,瓜楼根

    黄连 王连、支莲、川连,元连、雅连

    黄柏 川柏、黄檗,檗皮,元柏、檗木

    黄芩 子芩、条芩。元芩,经芩,腐肠,淡黄芩

    小蘖 子蘖,三颗针,山石榴

    龙胆草 胆草、龙胆,地胆草

    苦洞扒参 苦骨,川参、牛参、凤凰爪

    十大功劳土黄柏、功劳叶

    秦库 北秦皮,苦秦皮,芩皮,秦白皮,蜡树皮

    金银花 双花,忍冬花,银花、苏花、二花、二宝花

    连翘 连翘壳,旱连子、空壳,连召,元召

    贯众 贯仲、贯节、药渠、伯药、凤尾草

    蚤休 七叶一枝花、重楼,草河车,三层草

    大青叶 大青,青叶、淡婆婆根

    穿心莲 一见喜,榄核莲,苦草,日行千里、四方草

    紫花地丁地丁,地丁草

    蒲公英 黄花地丁,鬼灯笼,黄花苗,奶汁草

    白藓皮 北藓皮

    金荞麦 天荞麦,五毒草、开金锁

    白蔹 白蔹根,白根,见肿消、猫儿卵,鹅抱蛋

    虎耳草 滴耳草,石荷叶,老虎耳,天荷叶,丝棉吊梅

    败酱草 败酱、苦苴

    红根 见血飞、长虫包谷

    鱼腥草 蕺菜、菹子,狗贴耳,奶头草、臭菜

    土茯苓 仙遗粮,冷饭团,土苓、过山龙、奇粮

    杠板归 三角草,蛇见怕,蛇倒退,河白草、刺犁头

    马齿苋 长命苋,马齿草,长命菜、五行草,长寿菜

    白头翁 野丈人,白头公

    翻白草 鸡腿儿,胡鸡腿,土莱、绮角草

    铁苋 海蚌含珠,血见愁、半边珠、凤眼草,血布袋

    千里光 九里明,千里前、黄花草、九龙卜颤隐光、千里及、眼明草

    水蓼 辣蓼草,川蓼,白辣蓼,红辣蓼

    天葵子 千年老鼠屎,散血珠,鸡腿

    土大黄 吐血草、救命王,铁蒲扇

    律草 拉拉藤、黑草,五爪龙、葛律草

    板蓝根 蓝靛根,靛根

    青黛 青蛤粉,靛沫花、靛花,兰靛、建黛

    虎杖 活血丹,阴阳莲,苦杖、酸汤杆、大虫丈,斑根

    鸦胆子 苦参子、鸦蛋子,鸭胆子

    山豆根 黄结、苦豆根

    射干 寸干、乌扇,夜干,扁竹,剪刀草

    马勃 马疙,灰菇,炮菌,牛屎茹,地烟、灰包

    金果榄 金苦榄型厅、天鹅蛋、九龙胆,雪里开

    忍冬藤 金银藤

    人中自 中白,千年冰,尿干子,秋白霜、溺堑

    酸浆 挂金灯。醋浆、叶下灯,山瑚柳、花姑娘

    生地黄 生地、鲜生地、干地黄,大生地、小生地

    玄参 元参、黑玄参、野脂麻、正马、重台

    牡丹皮 粉丹皮、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赤芍 亦芍药,红芍药,京赤芍、臭牡丹根

    犀角 乌犀角、犀角粉、低密、香犀角、犀牛角,暹逻角

    紫草 紫草根、紫丹、红石根、鸦衔草

    地骨皮 骨皮、枸杞根皮,地节

    白薇 香白薇、嫩白薇,龙胆白薇、春草

    胡黄连 胡连,割孤露泽

    银柴胡 银胡,土参,牛肚根,山菜根

    青蒿 香青蒿,野兰篙、黑蒿,青蒿草,方溃

    决明子 草决明、还瞳子,羊角,假绿豆

    谷精草 谷精珠,流星草,移星草,佛顶珠

    密蒙花 小绵花,疙瘩皮树花

    青葙子 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木贼 木贼草,节节草、无心草、节骨草

    夜明砂 天鼠屎,黑砂星、檐老鼠屎

    三、温里药

    附子 黑附片、制附片、天雄,生附片

    川乌头 川乌、乌头

    草乌头 草乌,竹节乌头,乌喙,鸡毒

    干姜 均姜,白姜

    吴茱萸 吴萸,吴于、吴芋,左力

    花椒 蜀椒、川椒,点椒、南椒

    高良姜 良姜、小良姜、海良姜

    丁香 公丁香,母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

    小茴香 茴香、谷茴、小香,西小香

    胡椒 白胡椒,浮椒、玉椒,古月、白大川

    荜拨 必发,鼠尾,椹圣,胡椒花

    荜澄茄 山鸡椒,毕茄,山苍子

    大茴香 八角茴香、大料、广大料

    肉桂 紫桂,上肉桂、桂心、玉桂、官桂、安桂

    四、泻下药

    番泻叶 泻叶,泡竹叶

    芦荟 卢会,讷会,劳伟

    大黄 川军、锦纹、将军,庄黄、生军,火参,绵纹军

    芒硝 朴硝,玄明粉,皮硝,风化硝,盆消

    巴豆 巴菽、刚子、巴果,巴米,老阳子,猛子仁,江子

    火麻仁 大麻仁、麻仁、麻子仁、火麻子

    郁李仁 李仁,郁子,李仁肉

    蜂蜜 石蜜、食蜜,白蜜、蜂糖

    蓖麻子 萆麻字、红大麻子、大麻子

    甘遂 主田、甘泽,鬼丑、肿手花根

    大戟 京大戟、红芬大戟、下马仙

    芫花 陈芫花,去水,头痛花,闹鱼花,银腰带

    牵牛子 黑丑、白丑、二丑、丑牛子

    续随子 千金子。联步,千两金、滩板救

    商陆 易根、当陆、山萝卜、水萝卜,狗头三七

    五、祛湿药

    茯苓 云苓,茯苓、松苓

    木通 细木通、万年藤

    猪苓 野猪食、朱苓、地乌桃、野猪粪

    泽泻 水泻,泽芝,及泻、泽下、川下,天鹅蛋

    薏苡仁 苡仁,米仁、薏仁米、薏珠子、芑实,六谷米

    赤小豆 红豆,红小豆、朱赤豆、朱小豆

    半边莲 急解索、细米草、蛇啄草

    泽漆 五凤草、凉伞草,一把伞

    冬瓜子 冬瓜仁、白瓜子,瓜子, 瓜瓣

    滑石 滑石粉,飞滑石,脱石

    通草 白通草、葱萆,花草,通花、寇脱

    灯芯草 灯草、白灯草,碧玉草,赤须、水冰心

    萆薛 粉萆薛、百枝、竹木、硬饭团,赤节,必下

    瞿麦 瞿麦穗,巨句麦、大兰。巨麦、具麦

    篇蓄 七星草,扁蔓、乌蓼,牛鞭草

    石韦 石兰,生扯拢、石背柳,石皮

    三白草 水木通,三点白、天性草

    地肤子 扫帚子,帚菜子、益明、千头子

    冬葵子 葵子,葵菜子,苘麻子

    海金砂 海金沙、左转藤灰

    茵陈蒿 茵陈、绵茵陈,臭茵,西茵陈,嫩茵陈

    金钱草 白耳草、金钱艾、透骨消、胡薄荷、一串钱、连钱草

    汉防己 粉防己、土防己

    地耳草 田基黄、雀舌草,香草,合掌草,降龙草

    广防己 木防己

    生姜皮 姜皮、生姜衣

    薏苡根 米仁根、佛珠根

    车前草 车前、虾蟆衣、猪耳草、地胆头、黄膜叶

    车前子 车前仁,前仁、前子,车前实、凤眼前仁

    藿香 广藿香,合香

    佩兰 兰草,女兰、大泽兰,香草、省头草

    砂仁 缩砂仁,春砂仁,阳春砂,西砂仁

    苍术 茅术,仙术,赤术

    草豆蔻 草蔻、大草蔻,偶子、豆蔻、草叩

    白豆蔻 白蔻仁、白蔻,多骨

    草果 草果仁,草果子

    独活 大活,玉活,独摇草,长生草,独滑

    秦艽 西秦艽、秦胶,秦爪、大艽,左扭,左宁根

    威灵仙 灵仙,能消,风车,铁杆威灵仙,铁脚威灵仙

    蚕砂 晚蚕砂,蚕矢,蚕粪,原蚕砂

    寻骨风 清骨风

    海桐皮 钉桐皮.丁皮,刺桐皮,刺通

    桑寄生 寄生,柳寄生,茑木,寄生草,广寄生

    五加皮 南五加、五加蕻

    狗脊 金毛狗脊,百枝、扶筋,毛犬

    续断 川续断,六汗、川断,龙豆,接骨草

    骨碎补 毛姜,猴姜、申姜,石良姜,过山龙

    木瓜 宣木瓜,酸木瓜,铁脚梨

    桑枝 桑条、嫩桑枝,桑枝尖

    伸筋草 石松、宽筋藤、狮子草,狮子毛草

    稀莶草 绿莶草,希仙.毋猪油,虎莶

    丝瓜络 丝瓜壳,天罗线,千层楼

    白花蛇 腹蛇,五步蛇, 崭蛇

    乌蛇 乌虫、青蛇,乌梢蛇

    松节 油松节,松榔头

    络石藤 白花藤,爬山虎,明石、—鬼系腰、双合草,绿刺

    海风藤 风藤,巴岩香,老君须,云雾草

    老鹳草 五叶草、天罡草,老贯草

    八角枫根白龙须,白金条

    徐长卿 消遥竹,别仙踪,料吊,料刁竹,一枝香,九头狮子草

    千年健 千年见,一包针

    虎骨 大虫骨

    苍耳子 刺儿果,—野茄,猪耳,遭人头、刺儿颗,痴头婆

    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白附子 独角莲,鸡心白附

    白芥子 辣菜子,芥子

    半夏 地文,守田,三步跳、地雷公、蝎子草、和姑

    天南星 南星,虎掌、蛇芋,野芋头

    白前 石蓝,嗽药

    旋覆花 全福花,伏花,夏菊,金沸花,金钱花、复花

    皂荚 牙皂、皂角,大皂角,悬刀

    胆星 胆南星

    贝母 象贝,大贝,尖贝、浙贝母

    瓜蒌 栝楼,地楼,大肚瓜,天瓜、泽巨

    瓜蒌子 栝楼子,瓜蒌仁

    竹茹 竹皮、青竹茹,麻巴,竹二青

    竹沥 竹汁,竹油

    天竺黄 竹黄,竹糖

    海浮石 海浮石,水花,羊肚石、海石.浮石,浮水石

    礞石 青礞石,金礞石

    海藻 乌菜、海带花,海萝、胡须泡、玉海草、灯笼藻

    胖大海 大海、通大海、大洞果,大海子

    昆布 纶布、海昆布、面其菜

    海蛤壳 海蛤、蛤壳

    枇杷叶 巴叶

    前胡 信前胡

    葶苈子 丁力子、大适

    白毛夏枯草 金疮小草、雪里青,见血清,退血草,叶下红

    桔梗 白药,苦梗、苦桔梗、大药

    杏仁 苦杏仁,杏子

    苏子 紫苏子、黑苏子、家苏子,铁苏子

    紫菀 青菀,紫菀茸、返魂草根

    款冬花 冬花,冬花蕊

    百部 九丛根,九虫根,山百根、九十九条根

    桑白皮 桑皮、桑根白皮,白桑皮

    马兜铃 马兜苓、兜铃,蛇参果

    紫金牛 平地木、矮茶,映山红,矮脚草,千年不大

    鼠曲草 无心草、香茅,佛耳草,黄蒿,毛耳杂,一面青

    杜鹃花叶 杜鹃、艳山红

    胡颓子叶 胡颓叶,蒲颓叶

    曼陀罗 洋金花,风茄花

    七、理气药

    陈皮 橘皮、贵老,红皮,桔皮,广皮、新会皮

    木香 广木香,川木香,云木香、青木香、五香,蜜香

    青皮 花青皮,均青皮,青柑皮,四花,个青,扣青

    枳实 江枳实,川枳实,只实

    厚朴 川朴,厚皮,根朴、紫油朴

    香附 莎草根,香附子,香附米,雷公头,苦羌头,三棱草根

    乌药 台乌药,夭台乌,台乌.乌嘴

    佛手 佛手片、佛手柑,五指柑,福寿柑

    大腹皮 腹毛,腹皮,槟榔皮,大腹绒,槟棉衣

    檀香 白檀香,浴香

    沉香 蜜香,沉水香,海沉香、南沉香

    薤白 晶头、野蒜,薤白头,茭白

    枳壳 江枳壳,川枳壳、只壳

    川楝子 楝实、金铃子,苦楝子、川楝肉

    橘核 橘子仁、橘米、橘仁,橘子核,桔核、柑核

    荔枝核 荔仁,大荔枝,荔核

    柿蒂 柿丁,柿子把,柿萼、柿钱

    八、理血药

    川芎 芎劳、香果、京芎,西芎,抚芎

    丹参 赤参,紫丹参,赤丹参、红根、活血根

    桃仁 桃核仁、桃仁泥、光桃仁,单桃仁

    藏红花 西红花、番红花、撒法即

    益母草 郁臭草,猪麻、益母艾、扒骨风,枯草、坤草,四棱草

    茺蔚子 苦草子,茺玉子,小胡麻、益母草子,六角天麻

    红花 红蓝花、刺红花,川红花、草红花

    泽兰 地瓜儿苗,风药、龙枣.接古草、甘露秧、地笋

    牛膝 怀牛膝、淮牛膝、鸡骨胶、百部

    苏木 棕木,赤木、红柴、苏枋

    五灵脂 五灵米,灵脂块、寒雀粪,药本、灵脂

    蒲黄 蒲花、蒲草黄

    乳香 马尾香、西香,浴香、天泽香、塌香、尔香

    没药 末药,明没药、克香

    郁金 玉金,广郁金,马述,川郁金,黄郁

    姜黄 片姜黄,黄姜,宝鼎香

    延胡索 玄胡,元胡,延胡。玄胡索

    夏天无 伏地延胡索,无柄紫堇

    三棱 荆三棱、红蒲根、光三棱,京三棱

    莪术 蓬莪术,文术、蓬术

    穿山甲 山甲珠、川山甲,甲片、三甲、鲮鲤甲

    王不留行留行子,不留、禁官花,金盏银台

    鸡血藤 血风藤、活血藤、大血藤

    刘寄奴 六月雪,九里光,九牛草、金寄奴、苦连婆

    月季花 月月红、月月开,长春花,四季青

    凌霄花堕胎花、芰华,藤罗花、紫葳

    自然铜 然铜、石髓铅

    血竭 骐瞵竭、海蜡,木血竭、朱血竭

    水蛭 马蛭、马蟥,内钻子

    虻虫 牛虻,牛蚊子、瞎蠓、蜚虻

    干漆 漆渣、漆底,漆脚

    廑虫 地鳖、土鳖,地乌龟、土元

    毛冬青 乌尾丁、山冬青,水火药、毛披树

    马鞭草 铁马鞭、凤颈箪,狗牙草,田鸟草,红藤草

    路路通 枫实、枫果,狼目、枫球子,狼眼,枫树球

    祖师麻 金腰带,小叶枇杷

    瓦楞子 蚶壳,瓦垄子,血蛤皮,瓦垄哈皮

    仙鹤草 龙芽草,黄龙尾、子母草、龙头草、杰里花,铁胡蜂

    白芨 甘根,白根、—白给、利知子、羊角七

    藕节 藕节疤、光藕节,老节

    血余炭 乱发、血余、人发

    棕榈炭 棕榈木皮、棕毛、棕皮

    紫珠 紫珠草、鸦鹊板,白毛柴、紫荆

    鸡冠花 鸡公花、鸡角枪

    三七 田三七,田漆,田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

    菊三七 菊叶三七,土三七、血当归、狗头三七,乌七

    茜草根 茜草、血见愁、活血丹、土丹参,过山龙

    花蕊石 花乳石

    降真香 降真、降香,紫藤香

    侧柏叶 柏叶,丛柏叶、侧柏

    白茅根 茅根、兰根,地筋、茅草根,丝毛草根

    槐角 槐实,槐豆、天豆、槐连豆

    槐花 槐米、槐蕊

    地榆 赤地榆,山红枣根

    大蓟 刺蓟、鸡项草,鸡脚刺,牛口刺、老虎刺、马刺草

    小蓟 千针草、刺儿菜、青青菜、野红花,小蓟草、刺刺芽

    苎麻根 苎根

    灶心土 伏龙肝

    艾叶 艾蒿、圻艾

    九、芳香开窍药

    麝香 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四味臭,寸香

    牛黄 西黄、犀黄

    冰片 梅片、龙脑香,片脑、龙脑、梅花冰片

    石菖蒲 菖蒲、昌羊、望见消,水剑草、溪菖,粉菖

    苏合香 苏合油,帝膏,膏油流, 苏合香油

    十、安神药

    朱砂 辰砂,飞辰砂,丹砂、赤道、丹粟

    磁石 活磁石,灵磁石、吸铁石,玄石

    琥珀 血珀、虎珀屑、育沛、江珠,雄珀

    龙骨 五花龙骨、土龙骨、青龙骨

    牡蛎 牡蛤、古贲。蛎房,左壳

    龙齿 青龙齿、龙牙

    珍珠 真珠,蚌珠,濂珠,珠子

    酸枣仁 枣仁,酸枣核,早仁

    柏子仁 柏实、柏仁,侧柏子

    远志 棘菀、苦远志

    合欢皮 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合欢花 夜合花、乌绒

    茯神 伏神

    夜交藤 棋藤、首乌藤

    十一、平肝熄风药

    钩藤 勾丁、莺爪风、挂钩藤、钓钩藤、钓藤钓子

    天麻 定风草、赤箭,明天麻,水洋芋

    白僵蚕 僵蚕、天虫、僵虫

    刺蒺藜 旁通,止行,白蒺藜,休羽、旱草、三角刺,地菱

    代赭石 须丸,代赭,血师,铁朱、赭石,红石头

    全蝎 全虫,蝎尾、虿尾虫、淡全虫,竭子

    珍珠母 珠牡、珠母,明珠母

    蜈蚣 百足虫、天龙、百脚、川足,吴公

    石决明 真珠母,九孔螺、千里光,鲍鱼皮,全蛤蜊皮

    锦鸡儿 阳雀花,土黄芪

    罗布麻 红麻、吉吉麻、红花草

    地龙 蚯蚓、丘嫡,地龙子、土嬗,虫蟮、土龙

    神曲 元曲、建曲,六神曲

    山楂 鼠查、亦爪实、棠球子,映山红果,海红,山梨

    鸡内金 鸡肫皮、鸡黄皮、鸡合子、化骨胆

    麦芽 大麦聚、大麦毛、大麦芽

    谷芽 蘖芽、稻聚、稻芽

    隔山消 耳叶牛皮消,隔山撬

    莱菔子 萝卜子

    十二、涌 吐药

    藜芦 鹿葱、山棕榈、丰芦,七厘丹、葱苒

    常山 互草,七叶,翻胃木

    甜瓜蒂 瓜蒂,苦丁香、瓜丁

    胆矾 石胆,黑石、基石、蓝矾

    十三、驱虫药

    使君子 史君子,病柑子,君肉

    南瓜子 南瓜仁、金瓜米、白瓜子

    鹤虱 鬼虱、北鹤虱,南鹤虱

    槟榔 大白、大腹子。花大白、白槟榔、青仔、榔玉

    榧子 彼子、榧实、赤果、玉山果

    大蒜 胡蒜、独蒜、独头蒜

    雷丸 白雷丸、竹林子、竹铃芝

    芜荑 臭芜荑,白芜荑,无夷,山榆果、大果榆糊中药名称

    http://www.cnbmys.com/zyys/zydq/

    中药名称拼音大全表

    chuan pu yin chenzhi qiao zhi shi sheng huang qizhi mu bai zhu fen fang ji

    zhi fu pian ba ji tianshengdidu zhong bei xi xin wu zhu yu

    正常瞎蚂读音迅神喊亩野

    中药名按首字母排序

    一见喜 一见消 一点红 一枝香 一叶萩 一条鞭 二叶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叶莲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枫 八角莲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龙根 九节茶

    九香虫 了哥王 刀伤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枪 三角草 三颗针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贝母 土三七 土当归 土荆皮 土茯苓 土党参 土大黄 土牛膝

    土人参 土木鳖 土槿皮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血藤 大红袍 大青叶 大青盐 大力参

    大力子 大风子 大贝母 大飞扬 大马勃 大黄炭 大洞果 大茶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蓟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栀皮 山栀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龙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陆答慈姑 山道年 山鸡椒 山苍子

    山海螺 千日红 千斤拨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荣 千里及 千张纸

    千层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栋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郁金 广郁金 广地龙 广木香 广地丁 广防己 广藿香 女贞子 女儿香 飞刀剑

    飞扬草 飞滑石 小飞扬 小蓟炭 小百科 小石韦 小红莲 小红参 小胡麻 小兰花

    小驳骨 小叶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黄药 万年青 马蹄金 马齿苋 马前子

    马尾莲 马利筋 马兰头 马兰草 马牙硝 马尿泡 马兜铃 马缨花 马槟榔 马鞭草

    也白头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黄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门冬 天南星 天浆壳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宝草 开金锁 云母石 云木香 云实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鳖子 木防己 木笔花 木贼花 木菠萝 木灵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参 太阳花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敛子

    扎蓬果 支柱蓼 无漏子 无名子 无名异 无患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瓦垄子

    瓦挖草 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书带草 毛冬青

    毛诃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风茄花 风化硝 风仙花 凤凰衣 凤尾草 乌头碱 乌贼骨

    乌梢蛇 乌蔹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双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车前 水龙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扬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须 功劳木 甘草节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龙 石灰华 石见穿 石吊兰

    石决明 石龙芮 石钻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叶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钟乳

    石荷叶 石莲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利叶 龙牙草 龙脑香

    平贝母 平地羡悉基木 北豆根 北玄参 北沙参 北柴胡 北野菊 叶上珠 叶底珠 四方藤

    四叶参 四季兄谨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黄 田字草 甲鱼骨 生姜皮 生晒参 生石膏

    生地黄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灵脾 仙遗粮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鹤草 过路黄 白头须 白头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药子 白首乌 白扁豆 白鲜皮 白蔻仁 白贝齿 白背叶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胶木

    白胶香 白商陆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车 白马骨 白平子 白胡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鲜皮 白僵蚕 鸟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莲 半边旗 半枫荷 半边莲 半天雷 汉肌松 汉宫秋 汉桃叶 对座草

    母丁香 台乌药 丝瓜络 丝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鹳草 老鹳嘴 老鸦瓣 吉祥草

    亚麻子 亚乎奴 亚吉玛 地锦草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鳖虫 地耳草 地龙炭 地枫皮

    地胆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盘根 西瓜皮 西洋参 西河柳 百两金 百里霜 百芯草

    百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当门子 当归尾 当归身 虫百腊 吕宋果 回回来 肉豆末

    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芯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兰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长春花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复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丝子 羚羊角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罂粟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

    常见中药读音一览表

    两个字带陈字药材有哪些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广陈皮剥取时多割成3至4瓣。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陈皮的苦味物质是以柠檬苷和苦味素为代表的“类柠檬苦素”,这种类柠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带地字的中药材有哪些

    1.生地 生地也叫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 2.熟地 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

    有个川字的药材有哪些?

    川贝母 川芎 川牛膝 川乌 川启谨楝子 川续断——————临床常用的正规中药,就这些。

    草药?桥做 那就很多了

    带“空”字两个字的词有哪些

    空中、高空、上空、空想、空言、空港、空肠、空码、空载、空虚、空喊、空子、空对、空谈、空间、空阔、空旷、升空、长空、空手、空闲、太空.......

    两个字的药名有哪些?

    有没有搞错啊!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中药材有5000多种哎.你这不是在耍我吧!

    人参,三七,大黄,大蓟,大蕺,马勃,山楂,山药,茱萸,川芎,天麻,牛黄,甘草,巴豆,丹参,木香,防风,半夏,肉桂,远志,麻黄,桂枝,苍术,知母,百合,-------------

    算你狠,我可没这耐心.

    想知道些什么请范围小点.

    带“花”字的网名,两个字,有哪些?

    具体如下:

    花楹,不错,是一种很漂亮的花,也是某电视剧里的角色。

    花逸,也不错,很诗意。

    花匠,比较俏皮神秘。

    花钗,够女人。

    花瓣,花儿,够简单。

    花恋,很唯美。

    花怜,很伶兮。

    花惜,很诗意。

    花凝,一种很漂亮的花的感觉。

    有一种药材叫zhiqi是哪两个字?

    炙芪。也就是用蜂蜜炙的黄芪。 炙黄芪

    编辑本段拼音

    zhi huang qi

    编辑本段英文名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编辑本段来源

    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

    编辑本段制法

    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编辑本段性状

    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编辑本段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1.5g(同时另取本品粗粉105℃干燥6小时后测定水分),精密称敏旁衡定,照黄芪[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吸取供试品溶液6μl进行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40%。

    编辑本段性味归经

    甘,温。归肺、脾经。

    编辑本段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

    9~30g 。

    编辑本段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编辑本段摘录

    《中国药典》

    带两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两个字的成语来源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四字成语缩短为二字的,如:

    画蛇添足 蛇足

    东施效颦 效颦

    墨守成规 墨守

    杞人忧天 杞忧

    囊萤映雪 萤雪

    2. 来源于有名的故事的,如:

    矛盾

    推敲

    腹稿

    斧正

    带永泉两个字成语有哪些

    没有带永泉两个字成语。

    涌泉成语如下:

    谋如涌泉

    思如涌泉

    思若涌泉

    【成语】: 思如涌泉

    【拼音】: sī rú yǒng quán

    【解释】: 才思犹如喷出的泉水。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才力充沛。

    【出处】: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举例造句】: 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旧唐书·苏颋传》

    【拼音程式码】: sryq

    【近义词】: 文思敏捷、思若涌泉、思若泉涌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思

    两个字的姓有哪些?

    现存复姓117个

    B:百里 北堂 北野

    C:淳于 单于 成公 叱干 叱利 褚师 长沙

    D:端木 东方 东郭 东宫 东野 东里 东门 第二 第五 独孤 段干 达奚

    G:公孙 公广 公上 公冶 公羊 公良 公祖 公玉 公西 公晳 公孟 公伯 公仲 公户 公仪 公山 公门 公坚 公乘 哥舒 谷梁 谷利 高堂 毋丘

    H:皇甫 赫连 呼延 胡母

    J:夹谷 即墨

    L:令狐 梁丘 闾丘

    M:慕容 万俟

    N:南宫 南门 南荣 南野 女娲 纳兰

    O:欧阳

    P:濮阳

    Q:亓官 青阳 漆雕

    R:壤驷

    S:上官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士孙 申屠 叔孙 叔仲 侍其

    T:澹台 拓跋 太史 太叔 太公 秃发

    W:闻人 王孙 王官 王叔 巫马 微生

    X:夏侯 西门 鲜于 轩辕 相里

    Y:宇文 尉迟 乐正 延陵 羊舌 羊角

    Z:诸葛 颛孙 仲孙 仲长 长孙 钟离 宗政 左丘 主父 宰父 子书 子车 子桑

    :baike.baidu./view/13724.htm

    5000个中药名带拼音

    药名

    雄黄

    别名

    黄食石、熏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

    汉语拼音

    xiong huang

    英文名

    Realga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Realgar

    归经

    心;肝;胃经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 1/100的浓度于黄豆固体培养基上试验,对人型、牛型结核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2.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槟榔、阿魏、肉桂合剂0.2ml/20g,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成虫减少率达75.27%,动物无虫率达14.29%,无雌虫率达42.86%。雄黄有杀菌作用。雄黄1:2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As2S2),并含有硅、铅、铁、钙、镁等杂质。

    功效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名医别录》:码晌雄黄,生武都山谷,煌山之阳,采无时。

    2. 陶弘景:(雄黄)好者作鸡冠色,不臭而坚实。若黯黑及虚软者不好也。

    3.《唐本草》: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石。石门者最为劣尔。

    4.《日华子本草》:雄黄,通赤亮者为上,验之可以虫死者为真,臭气少,细嚼口中含汤不激辣者通用。

    5.《本草图经》:雄黄,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者为真。又阶州接西域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

    6.《本草蒙筌》:误中(雄黄)毒者,防己解之。

    科属分类

    砷化合物类

    拉丁文名

    Realgar

    主治

    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

    生态环境

    雄黄主要为低温热液、火山热液矿床中的典型矿物,与雌黄紧密共生。还见于温泉沉积和硫质喷气孔的沉积物里。偶尔发现于煤层和褐铁矿层中,为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与含砷溶液作用的产物。

    各家论述

    1.《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2.《本草经疏》: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疥虫,疮请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雄黄性热有毒,外用亦见具所长,内服难免其无害,凡在服饵,中病乃已,毋尽剂也。

    3.《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4.《别录》:疗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5.《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6. 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7.《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8.《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瘘、疽、痔等毒。

    采收和储藏

    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资源迟塌锋分布

    主产于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选方

    ①治滴疥: 雄黄一两,黄连二两,松脂三两,发灰如弹丸。四物熔猪膏与松脂合,热捣,以薄疮上。(《补缺肘后方》)②治癣: 雄黄粉,大酢和。先以新布拭之,令癣伤,敷之。(《千金翼方》)③治遍身虫疥虫癣: 雄黄、蛇床子各等分,俱研细,水银减半。以猪油和捣匀,入水银再研,以不见星为度。早晚以汤洗净,搽药。(《姜月峰家传方》)④治白秃头疮:雄黄、猪胆汁。和敷之。(《圣济总录》)⑤治痈疽坏烂及诸疮发毒: 雄黄五钱,滑石倍用。上为末,洗后掺疮上,外衫帆用绵子覆盖相护。凡洗后破烂者,用此贴之。(《世医得效方》生肉神异膏)⑥治对口疼痛: 雄黄一钱,吴茱萸一两。为末,香油熬熟调搽。(《经验广集》雄吴散)⑦治疗肿: 针刺四边及中心,涂雄黄末。(《千金方》)⑧治走马牙疳,臭烂出血: 雄黄豆大七粒。每粒以淮枣去核包之,铁线串于灯上烧化为末。每以少许掺之,去涎,以愈为度。(《全幼心鉴》)⑨治蛇缠疮: 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用。(《世医得效方》)⑩治破伤风: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素问病机保命集》发表雄黄散)(11)治蛇咬伤: 雄黄一两,生五灵脂一两。共研细末,分成十包,每二小时服一包,每日四至八次,开水送下。另取雄黄二两,研细末,用香油一两调匀,涂于患处,每日更换2~3次。 〔《山东医刊》(4):23,1963〕(12)治腋臭: 雄黄、石膏各半斤,白矾一斤。石膏研末,放锅内煅成白色,再将雄黄、白矾研细过筛,混合搅匀,密闭保存。用时将手指沾水湿润后,沾适量药粉(约一钱),使成浆糊状(勿过稠或过稀),涂于腋窝部,每日一次,连续涂药至愈。(《全展选编·皮肤疾病》)(13)治臁疮日久:雄黄二钱,陈皮五钱。青布卷作大拈,烧烟熏之。 (《卫生杂兴》) (14)治杨梅疮: 雄黄一钱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轻粉一钱。为末,洗净,以雄猪胆汁调上。(《积德堂经验方》)(15)治赤鼻: 雄黄五钱(用透明成块、无石、红色者为佳),硫黄五钱,陈水粉(真正者)。共研细末,合一处,用乳汁调敷。(《摄生众妙方》)(16)治大麻疯: 真漆一两(入蟹黄五钱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牙皂各五钱。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每服三分,酒下。(《疡医大全》雄漆丸)(17)治伤寒狐惑,毒蚀下部,痛痒不止: 雄黄半两。先用瓶子一个,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土),如装香火,将雄黄烧之,候烟出,以瓶口当病处熏之。(《圣惠方》)(18)治缠喉急喉风,双蛾肿痛,汤药难下: 雄黄一两,巴豆(去油)十四个,郁金一钱。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茶清下七丸,吐出顽痰即苏。如口噤,以物斡开灌之。(《丹溪心法》雄黄解毒丸)(19)治小儿诸痫: 雄黄、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猪心血水调。(《仁斋直指方》)(20)治癫痫卒倒,常愈常发: 雄黄(水飞过)、胆星(俱研细)、萆麻肉各等分。共研匀,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早饭后服一钱,白汤下。(《方脉正宗》)(21)治偏头疼: 雄黄、细辛等分。研令细。每用一字已下,左边疼吹入右鼻,右边疼吹入左鼻。(《博济方》至灵散)(22)治腹胁痞块: 雄黄一两,白矾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贴。(《集玄方》)(23)治痔疮并肠红: 雄黄一钱五分,五倍子一两, 白矾二钱。共研末,乌梅肉为丸。每服一钱,空心白汤下。 (《医方易简》)(24)治积年冷瘘, 出黄水不瘥: 雄黄半两(细研),清油三两,乱发半两,硫黄半两(细研),黄蜡半两。上先以油煎乱发令焦尽,去滓,便入雄黄、硫黄及黄蜡,以慢火熬搅成膏,摊帛上贴之。(《圣惠方》雄黄膏)(25)治布鲁氏菌病后遗症: 雄黄一两,大蒜六十瓣。将雄黄研细,大蒜捣烂,配制成六十丸。每次一丸,一日三次。连服二十天为一疗程。(《全展选编·传染病》)

    用药禁忌

    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本草通玄》:血虚大忌用之。

    动植物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呈柱状、短柱状或针状,但较少见。通常多呈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土状、粉末状、皮壳状集合体。橘红色,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锖色。条痕浅橘红色。晶体呈金刚光泽,断口树脂光泽。硬度1.5-2,相对密度3.56,阳光久照会发生破坏而转变为淡橘红色粉末。锤击之有刺鼻蒜臭。

    功效分类

    外用药;清热燥湿药

    炮制方法

    碾成极细粉,或水飞,晾干。《纲目》:(雄黄)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细粉,手触之染指;条痕橙色。微透明或半透明,晶面具金刚光泽。质较酥脆,易砸碎,断面红色至深红色,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有毒)。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以块大、色红、质酥脆、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微带紫色;内反射橙色;偏光性清楚;反射率20%(伏黄)。

    透射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Ng=Nm,淡金黄色或朱红色,Np几乎无色至浅橙黄色;干涉色橙红色;斜消光,消光角C∧Np=11°。二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g=2.704,Nm=2.648,Np=2.538;双折射率Ng-Np=0.166。

    品质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As2Ss)计算,不得少于90.0%。

    (2)杂质检查 三氧化二砷: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0.94g,加稀盐酸20ml,不断搅拌30min,滤过,残渣用稀盐酸洗涤2次,每次10ml,搅拌10min。洗液与滤液合并,置5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盐酸5ml与水21ml,照砷盐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商品规格 商品常分为雄黄、明雄、烧雄等规格。

    (1)雄黄 呈块状或粉末状;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又名苏雄黄,有光泽,粉末状者,质疏松易碎。药用较广。

    (2)明雄 又名雄精,多呈块状,鲜红色,半透明,经加工成椭圆形,多随身佩带,作装饰品,故又名腰黄。过去有的加工成杯状,称为雄黄杯。

    (3)烧雄 为雄黄提炼加工品。呈块状,色紫红;无光泽;条痕黄色,质较硬脆,易砸碎,断面胶质状,不呈结晶性,常具细砂孔,微有硫黄气味。主产贵州。含二硫化二砷(As2S2)低于雄黄。

    性味

    辛;苦;温;有毒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氯化钡试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取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2)取本品粉末0.2g,置坩埚中内,加热熔融,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取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量,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胺试液,沉淀复溶解。(检查砷盐)

    药材基源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临床运用

    1.治疗慢性交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 1/2丸,5-9岁每服 1/3丸,2-4岁每服 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明显中断治疗6人。

    2.治疗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雄黄中含有三硫化二砷,用以试治本病 1例,结果取得明显效果。用量:每次4分,日服2次。服后4天气促、咳嗽均减轻,肺部罗音消失,血检白细胞由18300/mm3降为8400/mm3,嗜伊红细胞由63%降为24%,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消失出院。

    3.治疗带状疱疹:取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100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如疼痛剧烈,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普鲁卡因20ml。治疗125例,皆有效。疗程平均为5.8天。无副作用及后遣症。另有用雄黄5g,冰片0.5g,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在搽药 1-2天后疼痛减轻,水泡萎缩,红肿逐渐消退,以后自行脱皮而愈。

    4.治疗翼状胬肉:取雄黄3分,生矾 1钱,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置阴凉处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嘱患者斜视健侧,使胬肉充分暴露,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涂于胬肉表面,待 1-2分钟(过长无效)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待撕至半月皱襞处,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待渗血停止,将残留之胬肉提净,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敷以眼药膏,外加包扎,次日揭去敷料,点眼药水数天即愈。

    5.治疗破伤风:用雄黄粉5钱,豆腐0.5斤(为成人1日量)儿童酌减。法将豆腐中心挖孔,雄黄滇于孔内,用挖出之豆腐覆盖,水煮1小时。待痉挛停止时将豆腐连汤分3次服下,连服5天,曾治2例,均愈。但由于病例尚少,需继续在实践中验证。

    6.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雄黄45g,明矾50g,冰片3-5g,共研细末,装入有色瓶中密闭备用。每次取3-5g置小杯中,酌加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局部。日涂2-3次。治疗16例(腮腺高度肿胀, 体温在38℃左右),1-2天后即明显消肿,体温恢复正常,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较对症治疗组(计20例,疗程为5-15天)疗程明显缩短。

    7.中毒与解毒:曾报告内服含砒雄黄急性中毒致死 1例,中毒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市售雄黄混含砒霜,药用时应注意选择,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均为含有砒霜之征,用时须特别慎重。中毒后之急救方法,可用防已3钱;或生甘草 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1-4分。

    出处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