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不修边幅反义词 蝇营狗苟反义词 千言万语反义词 不言而喻相反的词语 不依不饶反义词
不修边幅反义词
不言而喻
【读音】:[bù yán ér yù]
【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反义词】:模棱银明两可
不言而喻造句
1.他的思想是不言而喻的。
2.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不言而喻。
3.乘马车的托词,不言而喻没人再提了。
4.上帝的`存在可以用不言而喻的理由来证明。
5.不言而喻,他为他的爱情找出了一些理论根据。
6.现在医学研究工作者又发现一条不言而喻的道理。
7.由于不言而喻的理由,旧世界是永远值得一游的。
8.路上结冰发生多起撞车事故,路面情况已不言而喻。
9.她的叔叔似乎对他那个嫂嫂怀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嫌恶。
10.不言而喻,工会强烈反对,但未能阻止议会通过这次提案友搏敬。
反义词造句
1.这句话的意思有些模棱两可。好慎
2.他父亲的看法好象也模棱两可。
3.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似乎自相矛盾。
4.别模棱两可了。有什么事出了问题?
5.他模棱两可地说:“你说得真好。”
6.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模棱两可的话呢?
7.别再向我报告模棱两可的情报,教授。
8.古代的神谕常是意义模糊和模棱两可的。
9.这在他那篇模棱两可的开场白中暗含着。
10.模棱两可才动人呐,雾能使事物显得更美。
蝇营狗苟反义词
编号 855 成语 不言而喻 注音 ㄅㄨˋㄧㄢˊㄦˊㄩˋ 汉语拼音 bù yán ér yù 释义 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语出《孟子.尽心上》。
「显而易见」 典源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1>于心,其生色2>也睟然3>,见于面,盎4>于背,施于四体5>,四体不言而喻。」
〔注解〕(1)根:深植。
(2)生色:表现于脸上。
(3)睟然:润泽的样子。
睟,音ㄙㄨㄟˋ。
(4)盎:音ㄤˋ,充满的、盈溢的。
(5)四体:四肢。
人的两手两足合称四体。
典故说明 根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认为君子的自然本性,无论是处于富贵或是穷困之中,都不会改变。
因为仁、义、礼、智这些内在的道德早就深植于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润泽,背部充盈,这仁、义、礼、智之道当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于这仁、义、礼、智之道充沛流行于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们的动静行止无不中节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说明,旁人也能了解并感受到他的君子风范与所受到的薰陶。
后来「不言而喻穗局」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猜旦让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书证 01.《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源)02.《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应贞》:「贻宴好会,不常厥数。
神心所授,不言而喻。
于时肆射,弓矢斯具。
发彼互的,有酒斯饫。」
03.《朱子语类.卷六○.孟子.尽心上》:「问:『四体不言而喻』。
曰:『是四体不待命令而自如此。
』」04.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合迟歼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05.《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忽一日子春回来,遇着韦氏。
两个俱是得道之人,自然不言而喻。」
06.清.李渔《奈何天》第二一出:「新娘不消问得,你是今日的我,我是前日的你,三个合来凑成一个品字,大家不言而喻罢了。」
07.《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今日无意碰著,同住在一个店里,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有不言而喻了。」
0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还有一块吴王试剑石,是极大的一个石卵子,截做两段的,同那点头石,一般都是后人附会之物。
明白人是不言而喻的。」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事态明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
【使用类别】用在「显而易见」的表述上。
【例句】<01>他老年得子,快乐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
<02>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与爱护,可说是不言而喻。
<03>他终于考上大学,高兴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了。
<04>环保的问题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可说是不言而喻。
<05>他们日夜苦练球技,争取冠军的企图心早已不言而喻。
<06>他终于娶得追求多年的女友,兴奋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
<07>他对不相干的人都这么好,对朋友的关心,自是不言而喻。
<08>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拿到博士学位,内心的兴奋自是不言而喻。
近义词:显而易见
反义词:不可言喻 辨识 请参考『辨识855』 参考语词 不言而明
千言万语反义词
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基本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近义词:显姿缓而易见、无庸赘述、不言而明、心照不宣。
反迹消模义词:扑朔桥尘迷离、模棱两可、高深莫测、含含糊糊。
不言而喻相反的词语
不言而喻
言掘灶,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纳郑用说就可以明白.
近义词: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反义词:扑朔迷离、模棱两可
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语,指神秘奥妙.现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近义词: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反义词: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洞散颂懂
不依不饶反义词
原词:不言而喻( 注释: 喻:了高裤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反义词:模棱两可( 注释: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谨念亮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
强词夺理( 注释: 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祥宽,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
扑朔迷离( 注释: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